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交流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国内动态

展望2018,中国新能源"弯道超车"亮黄灯

时间:2017-12-30 17:28:39  来源:  作者:

 a3I快充网络

【编者按】回首2017,展望2018,您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市场、投资、技术有哪些思考与判断?总结得失,把握新趋势、新变化和新机遇,第一电动网自媒体平台"大牛说"发起策划征文,诚邀有识之士,各抒己见!我们每周将对最受欢迎的前三名获奖好稿给予现金奖励。【注册或登录大牛说投稿】a3I快充网络

最近关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退补的政策传的沸沸扬扬,从2016年底开始的商用车退补逐渐延伸到了2017年底的A00级车退补,究其根本,在“去政策化”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扶贫”务必将年趋精准,而与此同时随着欧美传统汽车产业巨头的转身加注,在“直道”的欧美汽车产业链其实也在迎头赶上,2018年或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面临考验的一年。 a3I快充网络

回顾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由欧美向亚太逐渐转移 a3I快充网络

目前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往往指的是以电驱动为主要驱动方式的汽车产业链,而谈到汽车的电气化进程似乎觉得只是近几年的事情,但其实从一百多年前的汽车发明之初就有了电驱动和内燃机驱动之分,甚至在二十世纪初期一段时间内电驱动还占据优势,随后由于内燃机效率的提升,和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内燃机才占据了绝对领先地位,这种优势直到了锂离子电池的出现才被打破,这种能量密度,寿命,功率性能大幅提升的电池技术才使得电动汽车重新获得了生命力,如果不计算以丰田普锐斯等为代表的HEV销量,欧美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早在2013年就已超过了10万辆,如果我们仅将PHEV和EV的全球各地区销量作图,可以得到下图。a3I快充网络

image.pnga3I快充网络

Source:券商数据整理 a3I快充网络

从上图可以看到,2013年以前全球地区的电动汽车销量(HEV不计算在内)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产业成熟度明显高于中国,而汽车的电气化进程本该如同家电,智能手机一样,先在发达国家成熟,再由欧美进入中国,最后向世界范围扩散,但是中国出于国家改变石油依赖能源战略的根本需求,以及汽车技术赶超和环保改善的期望,提出了“弯道超车”的口号,伴随着2012年7月,中国正式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2013年一系列补贴政策的出台,中国新能源汽车2014、2015年产量增速均超过300%,至2016年仅中国电动汽车产量就达到了51.7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50%以上,最终导致了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重心的转移,下图灰色面积代表着亚太地区的销量占比变化。 a3I快充网络

image.pnga3I快充网络

Source:券商数据整理 a3I快充网络

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整个产业链格局变成了亚太地区70%,欧美30%,与2013年正好倒了过来,亚太地区占全球电动车销量从2015年到达69.11%后,2016年,2017年1H逐渐温和回落,预计在2017年亚太地区仍将保持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近60%份额,因此回顾过去五年其实是一个由欧美等发达地区萌芽,重心再向亚太地区转移壮大的道路。 a3I快充网络

展望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由亚太重新向全球扩散走向成熟a3I快充网络

展望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必然是一条逐渐走向成熟的道路,成熟的产业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链世界范围扩散,由部分地区使用的新技术成为全球通用的技术,二是新技术的成本降低,形成对传统技术的最终替代优势。a3I快充网络

首先看产业链的扩散,目前动力电池占据了电动汽车总成本的40%左右,也是新能源汽车所带来完全新增的产业,其产业链最具有代表性。下图为全球动力电池产能的分布情况:a3I快充网络

image.pnga3I快充网络

Source: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 a3I快充网络

来自bloomberg的统计,绿色为已建,黄色为在建,红色为规划,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趋势,目前中日韩三国电池厂产能(日韩海外工厂计算在内)占全球动力电池产能比例高达98%;而随着Tesla北美2018完工35Gwh,2020电池产能将达105Gwh,Terra E在德国34Gwh电池厂2019年动工,宝马2.37亿美元投资于慕尼黑的电池工厂2019年启用,还有戴姆勒,江森自控等均于近期宣布了电池工厂的扩产计划,在未来5年内全球将新建154GWh动力电池产能,预计至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产能容量将达到273Gwh,而亚太地区产能占比将逐渐回落,电池产业链将由亚太地区集中变为全球范围分散。a3I快充网络

产能的扩张同时也将带来成本的下降,下图可以看到2010年-2016年电芯成本是大幅降低的。a3I快充网络

image.pnga3I快充网络

Source: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 a3I快充网络

随着电池成本的下降(273$/kwh2016年,170$/kwh2020年),BCG预测纯电动全生命周期成本2020年将低于燃油车。a3I快充网络

因此基于以上2点,我们认为到2020年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迈入市场化的成长期,如果我们回顾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史,2013年之前其实产业是个孕育期,在欧美国家是个小众的选择,2013-2020年随着各国特别是中国的产业支持政策的出台,产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爆发期,而增长主要来自亚太地区,而2020年以后随着技术的普及与成本的下降,产业将迎来市场化的成长期,增长又将来自于世界范围,越往后产业越成熟,政策的影响越小,在这个整体产业链趋向全球化和成熟化的阶段,展望2018年的中国,究竟会有哪些显著的变化? a3I快充网络

全球化与成熟化的提升给中国带来的变化a3I快充网络

1.合资车企的觉醒,造车新势力的加入,传统自主品牌能否守住一亩三分地。a3I快充网络

如果我们关注2017年1-11月中国地区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如下图: a3I快充网络

2017年1-11月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 新能源轿车销量排行榜a3I快充网络

排名a3I快充网络

厂商a3I快充网络

车型a3I快充网络

1-11月合计a3I快充网络

1a3I快充网络

北汽新能源a3I快充网络

北汽新能源EC系列a3I快充网络

64910a3I快充网络

2a3I快充网络

广汽丰田a3I快充网络

丰田雷凌混动a3I快充网络

49043a3I快充网络

3a3I快充网络

知豆电动车a3I快充网络

知豆D2a3I快充网络

41155a3I快充网络

4a3I快充网络

江淮汽车a3I快充网络

江淮IEVa3I快充网络

26401a3I快充网络

5a3I快充网络

比亚迪汽车a3I快充网络

比亚迪e5a3I快充网络

22344a3I快充网络

6a3I快充网络

奇瑞新能源a3I快充网络

奇瑞eQa3I快充网络

20134a3I快充网络

7a3I快充网络

吉利汽车a3I快充网络

吉利帝豪新能源a3I快充网络

16915a3I快充网络

8a3I快充网络

长安汽车a3I快充网络

长安奔奔EVa3I快充网络

16694a3I快充网络

9a3I快充网络

众泰汽车a3I快充网络

众泰E200a3I快充网络

14263a3I快充网络

10a3I快充网络

江铃集团新能源a3I快充网络

江铃E200a3I快充网络

11333a3I快充网络

Source:购车网,市场公开数据 a3I快充网络

我们可以看到除了第二名的丰田雷凌(HEV版),其余全是传统自主品牌的份额,合资品牌销售最好的非HEV车型为通用五菱的E100,再往后就到了沃尔沃的S60L的插电版,销量仅773辆。是因为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占据大半部分江山的合资品牌电动车做不好嘛?a3I快充网络

我觉得并不是这样,现在合资乃至外资品牌市场份额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a3I快充网络

第一预判失误:目前中国的合资车企车型引进话语权受制于外方,而一般车型的开发周期长达36-48个月,也就是3-4年前,很多合资车企的外方战略规划部门并没有预料到中国地区新能源汽车的爆发,更没意识到中国政府推政策的执行力,匆忙引进国内的欧美电动汽车车型面临定价过高和供应商产业链水土不服的劣势;a3I快充网络

第二补贴政策摆了一道:之前欧美巨头的电动车品牌用的韩国电池居多,而由于大家所知道的原因,目前这类电池暂时上不了目录拿不到补贴,而当好不容易转身过来准备推中国市场的合资车企发现这个问题,电池供应商替换又耽误了他们一年的时间,而当真正国产供应链的车型推出来的时候补贴额度又下来了。所以总结来说2014-2017年的合资品牌在电动车这件事一直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a3I快充网络

那么未来会怎么样,首先是2018年中国“双积分”政策的正式推出,对于传统合资车企推不推已经没有任何疑虑,我们也看到了福特众泰,大众江淮,雷诺-日产-东风这些“双积分”合资品牌,同时也看到了供应商完全本土化的“放权”,在这个节奏下,合资品牌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投放力度逐渐增大,2018年大众江淮的首款纯电SUV就将进入市场,同时传统的合资品牌也在发力,以上汽通用为例,我们从航天机电的今年的上半年报中可以看到该司“2016年获得上汽通用K226/227混动车的HVAC空调箱总成项目,预计于2018年进入量产放量。”而除了K226/K227两款2018年上市的插电车型外,上汽通用还将陆续推出K228等纯电车型,可以说2018年是合资品牌正式加入电动车竞争的里程碑年份。a3I快充网络

2018年加入新能源汽车混战的仅仅只有合资品牌嘛?其实还有一系列互联网巨头站台的新造车实力,今年底百度腾讯投资的威马EX5已经亮相,2018年北京车展接受预订,同年下半年上市,而京东腾讯站台的备受瞩目的蔚来汽车,把ES8正式上市时间也定在了2018年,而同期还将亮相ES6,计划在2018年主推的造车新势力还有小鹏,电咖,云度,零跑等等。所以展望2018年将是一场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的三国混战,面对不到百万辆的“蛋糕”,必将几家欢喜几家愁。 a3I快充网络

2.细分产业“小奶酪”变成“大蛋糕”,外资巨头转身加注,竞争白热化a3I快充网络

以产业链细分行业三元材料行业为例,三元材料的核心专利其实掌握在美国3M和ANL(阿贡实验室)手上,从2012年开始3M就通过授权的方式给了比利时的优美科公司,而化工巨头BASF则是通过购买ANL的专利授权,值得注意的这两家巨头在今年以前并没有在亚太地区完全发力三元业务,优美科仅仅是保持了2012年以来江门1.5万吨-2万吨的产能以及韩国的工厂,而巴斯夫在华2015年仅销售数百吨的三元材料。a3I快充网络

然而,随着电动汽车销量的不断扩大,和电动车续航里程提升的迫切需求,三元材料渗透率在电动车应用明显增加,以中国纯电动市场为例,2016年三元材料占比大约56%,2017年达到了约68%,而在专用车领域更是从2016年的35%提升至2017年的63%,这一切带来的结果就是三元材料市场已经从2013年22.8亿的“小奶酪”成长成为2017年约150亿产值的“大蛋糕”,而未来数年仍将保持约40%以上的复合增速(产值数据来源高工锂电)。a3I快充网络

这个“蛋糕”国外传统化工巨头不可能不垂涎的,2016年4月比利时化工优美科宣布投资1.6亿欧元,在2018年底前将中韩的正极材料产能扩产三倍, 2017年2月又宣布投资3亿欧元,使2020年整体产能达2015年的6倍(20万吨);另一家化工巨头BASF也破天荒的与三元材料竞争对手户田合作,从2015年就成立了合资公司,而就在17年12月他们的合资企业巴斯夫户田电池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BTBM) 宣布已将日本小野田生产基地的高镍正极活性材料的产能提高了三倍;此外还有英国的庄信万丰,同样也是在17年下半年,宣布投资2亿英镑开发电池正极材料。a3I快充网络

写到这,晓宇感到十分有趣,我们注意到这三家企业(优美科,巴斯夫,庄信)其实正是全球最大的三个汽车尾气催化剂寡头,在电动车替代燃油车的进程中,之前依靠燃油车业务的化工巨头也纷纷转型加注新能源汽车,这其实也是一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产业成熟度提升信号。a3I快充网络

有人说外资巨头这时候加注来不及了吧,中国早就有了一批例如金和,当升,厦钨这样优秀的三元材料企业,诚然,目前三元材料中国的企业早已有了不俗的实力,但是在2018年的这个时间点,其实正面临着一个三元材料产品升级的关键点,如果我们将三元各材料能够达到的理论比能量画横线和各头部厂家的能量密度提升roadmap相交来判断时间点,红线部分表示各类三元材料在一般情况下能达到的理论能量密度,如下图所示,我们发现其实2018年正是一个由低镍向高镍切的关键点,622以上材料很有可能在2018年开始大量启用:a3I快充网络

image.pnga3I快充网络

同时我们也知道高镍材料的合成是具有技术壁垒的 ,无论是在前段湿法合成的工艺控制,还是后段火法设备的升级,都造成了目前这个时间点,中国三元材料的高镍产品还无法有效释放出来,而国外巨头在化工的基础研发方面往往具有更雄厚的实力,在这个阶段进行扩产很有可能能在一些高续航产品上进行卡位,而弥补其以往在中国市场丢失的部分市场份额。a3I快充网络

三元材料其实只是其中一个例子,类似的如BMS也有这种巨头加注的情况,国外的传统汽车电子巨头如电装,博世,海拉,联合电子等都开始纷纷介入,甚至NI(美国国家仪器)等也开始发力BMS的HIL检测模块业务,刚开始时这些巨头并没有觉得这是个大市场,而当新能源汽车销量逐渐扩大,BMS也有了与VCU集成的趋势时,这就很难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了。 a3I快充网络

3.补贴退坡带来“伪需求”被剥离,真实需求整合降本a3I快充网络

补贴的退坡带来真实需求的拷问,哪些应用端是补贴退掉后依然能够卖的出去的,商用大巴车今年卖的不如去年,一大原因正是商用车补贴的退坡,同样A00级和专用车有多少是真实的需求,这是我们在明年补贴退坡后可以分辨的。在补贴存在的市场背景下,往往容易产生一个怪像,就是产业的“逆淘汰”,只用把产品做出来符合政策要求就可以拿到补贴,技术差成本低的企业因为政策补贴的畸形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份额,“补贴要求”变成了整车设计的SOR,而不是消费者的真实需求。a3I快充网络

另一方面,补贴褪去后与传统燃油车PK,抛开充电续航的劣势不说,电动车首要任务就是降本。如何降本,其实是整条产业链的事情,一是产业链之间竞争对手的整合,小的产能或者劣势产能,因为没有持续订单而死掉,原来占据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被大的吃掉,二是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例如电芯与pack,前驱体与三元材料,石墨化与负极,涂敷与隔膜,这些游离在大环节外的小环节是很有可能被整合的,无论是前驱体往三元延伸,还是负极材料企业自己来做石墨化,这些都可能引起产业的小范围整合合并。无论怎样整合都会使得最终利润会更为集中到了行业链里的优势企业,这也是未来应对“去补贴”的必然趋势。a3I快充网络

总而言之,展望2018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将是竞争趋向全球化与需求趋向真实化的一年。最近跟公司的徐总交流行业,也很受启发,她提了一个观点,类比2013年的白酒反腐,其实剥离的也是“公款补贴”白酒消费的伪需求,而当行业沉淀洗牌两年后,真正等到了中产阶级消费升级需求的到来,这又重新带来了行业洗牌后的崛起,我们也看到了今年茅台基本面和股价的双双一飞冲天,联想到现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二级市场股价在洗牌,行业也面临降补贴后的调整,此时我们其实应该以一个乐观的态度来看待补贴的逐渐离去,因为逐渐褪去的补贴政策恰恰说明了行业发展和未来真正需求的确定性在上升,当“伪需求”被剥离后,行业的资源必将更集中的向真正能够影响需求,甚至引领需求的龙头企业聚集,谁又敢否定未来几年这些龙头不会一飞冲天呢?a3I快充网络

所以说如果补贴的去除是“阵痛”,发展减速,给中国“弯道超车”亮了“黄灯”,那么这必然也是为了洗牌后,龙头企业的一路“绿灯”打下的基础,我们也更有理由期待在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进程中,未来中国的汽车产业能诞生两三个世界级汽车巨头,五六个甚至上十个顶级的tier1和tier2,相信这也是我们所有中国汽车产业人的期望。a3I快充网络

来源:第一电动网a3I快充网络

作者:晓宇a3I快充网络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